时空波居士 ☀️摩诃般若波罗蜜

《走出技术分析的陷阱》读书笔记

2018-11-29

前言

如果买入的股票很好,不断获利,有亏损倾向的人会卖掉它,而有获利倾向的人则会一直留住不动。

用于实战的机械交易系统必须是具备统计优势的,也就是说,按照某种方法买卖,短期不一定获利,长期一定获利。

只能提供买入信号的技术分析方法都是没有用处的,因为决定你交易成败的不是买入,而是卖出。

股市总体向上,买入持有本身就是一个很难被战胜的系统。所以只要时间够长,极大概率最终都会解套。

非常成功的交易系统通常是不公开的,1985年摩根斯坦利研制出的统计套利模型,时隔30多年,至今我们也不知道其具体的方法。

所以不得不承认,尽管水平有限,我也不能因为一本书而出卖自己最好的交易系统。

第一章 导言

基本分析具有很强的主观性。

第二章 随机的力量

在一个总体向上的市场中,一个随机发出信号的交易策略也能获利,这就是大势的力量。
所以最好在逆势行情中进行回测。

这15年来,如果满仓操作000002,能完全随机的话,大约平均交易80多次,最终都是赢利的,最少赢利24.42%,最多赢利近34倍。平均一下,在10倍左右

为什么随机会获利,其实不是随机导致的获利,而是我们的模拟数据000002在这么多年中总体是上升的。

对于给定的任意一个指标,无论是否存在关系,我们总在有意无意地试图建立K线图和指标的联系,在潜意识里说服自己该指标是准确的。

你会发现信奉了多年的东西,最好也只等于随机而已,甚至还不如随机。

第三章 K线的价值

严格来说,K线并不是客观的分析工具,因为K线组合很难完全客观定义。

胜率这个指标,其重要性在于,高胜率的交易策略可以让人保持良好的心态。

如果你的策略在没有过滤的情况下不能盈利,那加入其它条件之后,多半也是亏损的,即使能盈利,也很难有让人满意的赢利。

如果这么连续做下去,最多连续盈利会有多少笔?最多会连续亏损多少笔?盈利的时候平均能赚多少?亏损的时候平均会亏多少?跌到多少还有可能会涨上来?跌到多少基本不可能赢利了?如果遇到不顺的时候,你的资金会从最高点回落百分之多少? 你的资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再回到前期高点?这些也许没有非常准确的答案,但是至少应该被估计出来,如果不带着这些答案去交易,那就不叫承担风险,而叫探险。 在证券市场中探险,多半凶多吉少。

第4章 RSI指标

由于无法客观地定义背离,所以我们无法对背离进行测试。

胜率都是由时间换来的,也就是说,胜率高,那是由于持仓的时间长。

很多我们对之信心百倍的交易策略,甚至通不过最宽松的测试。

第5章 随机指标

随机指标的计算方法在1957年就公开了。

当我们关注RSI与KD线这类指标准不准,能不能捕捉到头部或者底部时,我们在图表上不自觉地会去观察某些头部或者底部。在这些位置,这类指标的确很准,但是请不要把因果关系搞错,它们准,不是因为它们预测到了底部或者头部,而是因为出现了头部或者底部,所以它们反映出了某些特征。

第6章 MACD指标

实测发现,MACD策略要优于RSI以及KD线的交易方法。

第7章 了解机械交易系统

根据我的经验,很多你不敢执行的信号,事后往往会被证明都是最好的信号。

第8章 资金曲线和最大资金回撤

我们在接受一个系统或者策略时,首先当然要看它的赢利能力,如果赢利能力还满意的话,第二要看的就是它在历史上最大的资金回撤是多少。我们能不能接受这个最大资金回撤。

这里还有个问题,从历史数据测试中得到的最大资金回撤,在未来的行情中不会被超越吗?

投资最难的不是投资方法,而是对投资过程中出现的资金最大回撤的心理承受力。

第9章 如何度量你的交易绩效

在这个市场中的大多数参与者,尤其是中小散户,能切实把握住的也只有技术分析。

不管某个交易系统有多好,追随者太多,系统一定会失效的。

我国从1995年1月1日起,开始实行T+1交割制度。

在实际操作中,我们必须要假设未来会出现更大幅度的资金回撤,至少应该把最大资金回测的测试值再乘以1.5。

统计学中小样本最少也要等于30,统计数据才有意义。

我们看重胜率是因为两个原因:

  • 胜率越高的交易策略,越容易执行;
  • 胜率越高,破产率越低;

第10章 收益分布和资金回撤分布

为什么每年都有资金回撤呢?原因很简单,我们买入之后,行情并不是马上就涨,很多时候,我们买入的位置是错的,我们还需要减仓。

第十一章 系统的参数稳定性测试

系统的稳定性测试包括三个方面:

  • 参数稳定性测试;
  • 交易系统在不同股票间的测试;
  • 蒙特卡洛模拟;

蒙特卡洛模拟是一种概率定位方法,由冯·洛伊曼命名,出现买入信号的股票不只是一只,而是很多只,比如我们买了5只,结果获利丰厚,如果我们买入其他5只呢?如果收益变化幅度不大,则可以说系统是稳定的。

第十二章 不同股票间的测试

第十三章 蒙特卡洛模拟

第十四章 战胜指数

一般的散户不是很适合交易股票,原因有三点:

  • 散户一般不具备测试交易系统的能力。
  • 有买基金的选择。
  • 股票需要做投资组合,这需要一笔很大的资金才能实现。

买入持有策略在长期中是非常难以战胜的,但是这种方法会带来巨大的资金回测幅度,承受的心理压力非常大。

第15章 13-500均线交易系统

交易规则:13日均线上穿50日均线,第二天开盘价买,13日线下穿50日线,第二天开盘价卖。

第16章 13-50均线交易系统的收益和资金回撤分析

一般的交易方法,都不能买入以后立即就赚钱,尤其是顺势交易系统,由于有追高的倾向,所以经常在买入之后,又马上被套。

顺势交易系统最怕的是盘整阶段。

第17章 13-50均线交易系统的稳定性分析

如果你有建立交易系统的经验就会知道,系统越简单,生命力就越强,系统如果过于复杂,比如使用的变量太多,或者考虑的条件太多,万一其中一个条件变化大了,整个系统就会崩溃。

总之,如果你希望系统能在各种环境下生存,就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变量,这样的系统才是稳定的。

顺势交易系统的胜率能在40%左右,就已经很满意了,超过50%几乎不太可能。

第十八章 天路历程

也许你很难相信,相当多的交易系统退回去的利润都比到手的利润多,如果是短线交易系统的话,你的手续费甚至都超过了你的利润,如果最后还有利润的话

使用机械交易系统的另一个大忌就是根据自己的判断筛选交易信号,顺势交易系统有时一年中的盈利就靠那么1、2笔交易,万一把这样的交易过滤掉了,后果比想象中的要严重。

机械交易系统就是要做到完全机械。

最好是好的心理控制再加上第一流的策略。

交易实例图,略。

第19章 13-50均线交易系统的忠告

选择股票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,我从来就不相信在长期中,谁选的股票会比其他人好。

我们所说的高手往往是一些这样的人,当股票选对的时候,留得住,当股票选错的时候,会很快地卖出止损。

满仓操作最大的优点是赢利的时候可以赚很多,最大的缺点不是会不会完蛋的问题,而是什么时候完蛋。

即使它在某些股票上的表现非常不错,也经常会带来70%以上的资金回撤,这个幅度很多人在心理上和资金上都承受不了,而且也没有必要承受,因为其带来的利润并不是非常非常可观。

所以,切记,千万别把13-50均线交易系统用在股票交易上。

要知道,交易商品期货是不用支付利息的,何苦要做融资融券呢?

大多数人一般能承受系统连续亏损3次,到第3次时就准备放弃系统了。

除了波浪理论,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预测到后面行情的大小,而波浪理论又不是每次都正确的。

其实你想用波浪理论,根本不需要数清楚每一浪,只要去交易那种浪型非常清楚的股票就可以了。

第二十章 交易系统的骗局

交易还要踏踏实实的做,我个人认为,股票交易中,年复合收益在15%之上,期货交易中,年复合收益在30%之上,已经非常不错了,关键是系统要稳定。

第二十一章 其他忠告

任何能产生心理压力的事情,我们都应该回避。

的确有一种交易方法很容易获利,那就是超短线交易。

交易所的行情速度要比我们快,所以场内交易员更容易捕捉到有利的价位,他们根本不需要看走势图,利用惯性赚几个价差之后就会抛出。

为什么分散投资后,被深套的股票可以不割肉呢? 第一,由于分散投资,所以即使这只股票真的破产,被清牌,你也不必与之同归于尽。 第二,买入持有策略事实上是一个非常难以战胜的策略,我们不解套不卖,实际上就相当于采用了买入持有策略。 第三,几乎任何交易系统,加入止损后,系统的表现都会变差,除非原来的系统就其烂无比,这与一般人想的也许不一样。

小盘股的确是可以控制的,但是,庄家的意图却非常难以捉摸。

关注卖点而不是买点。

买点、卖点都需要关注。

我大胆地说一句,也不指望你能相信,但我确实相信这一点:从长期来看,我们的胜负输赢与买点关系不大,是卖出策略决定了我们到底是赚还是亏,赚多少,亏多少。

你是赚还是亏,不是进场点决定的,而是出场点决定的。

我也有过破产的经历,不但把自己的钱输光,还欠了人家很多钱,最有讽刺性的是,这段时间居然是我在报纸上推荐股票屡获第一的时候。

好的短线交易系统,不管是不是机械的,不仅应该是年年获利的,甚至不应该出现亏损的月份。

要求再高一点,甚至不应该出现亏损的星期。

第二十二章 考虑期货交易

美国金融市场的今天就是我国金融市场的明天,大家都应该想一想,为什么美国的投资者大多数都通过共同基金去交易股票,而自己操作商品期货。

技术上的策略应该不受市场的影响。

由于期货有换月的问题导致的巨大缺口,使得绩效统计并没有股票来得那么容易。

第二十三章 说在前面

第二十四章 上证50ETF

第二十五章 上证180ETF

第二十六章 深100ETF

第二十七章 中小板ETF

第二十八章 ETF基金组合交易绩效

后记


文章目录